|
層林盡染楓葉醉
樊友剛
如果說大洪山的春天花枝招展,那么大洪山的秋天真可謂色彩斑斕。我喜歡大洪山的春天,更欣賞大洪山的秋色,因為只有進入深秋時節(jié),大洪山像過節(jié)日般的喜慶,層林盡染,五彩繽紛,交相輝映。紅彤彤的楓樹,黃燦燦的銀杏樹,褐黃色的櫟樹,青綠色的松樹,加上不同色彩的零星雜樹,構成了一幅濃艷的油畫。
在大洪山紅葉樹種中,最常見的是槭樹和楓樹,這兩種樹常常被混淆。槭樹屬槭樹科,槭樹屬,大洪山具有觀賞價值的有:五角槭、三角楓、建始槭、青榨槭、五裂槭、天目槭、葛欏槭。槭樹不同于楓香的是,葉對生,葉緣平滑,葉從三裂至九裂都有,民間有“三楓五槭”之說;果實帶有翅膀,可隨風飛揚。中國是世界上槭樹種類最多的國家,目前已有151種。
楓樹屬金縷梅科,楓香屬,杜牧的詩“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是描寫楓樹的著名詩句。大洪山的楓香樹葉互生,邊緣呈鋸齒狀,多為三裂,少有五裂;果實是圓球形。
由于大洪山的槭樹種類較多,色彩也就更加豐富多彩,葉片雖多紅色,但顏色的深淺不同,有的是橘紅色,有的是大紅色,有的是紅褐色。它把一座座山、一條條溝裝飾得鮮艷奪目,像喜慶般地張燈結彩,又似春天紅花怒放,難怪古人有“染得千秋林一色,還家只當是春天”的感慨。
大洪山綠水村最耀眼的秋色還有那株千年古銀杏樹,按樹齡算應是唐代建寺廟時所栽。每到秋天,樹葉像黃金般掛在枝頭,鮮艷奪目。樹干直徑2.8米,高約38米,成人5人合抱也難牽到手。這株公樹承擔著周邊幾公里雌樹的授粉任務,這大概不是它存活下來的主要原因。人們傳說這株樹壓著龍眼,一旦砍去,大洪山就會變成汪洋大海。虔誠的信徒們成了這株樹的護衛(wèi)者,使它存活了千年。如果它像《天仙配》中的老槐樹那樣講話,會說出多少有關大洪山的傳奇故事呵!它用無聲的軀干證實了洪山寺的古老,昭示著大洪山的悠久歷史文化。
2013年秋,為了給這株千年古銀杏壯威增色,景區(qū)又在它附近栽了數(shù)百株銀杏樹。2014年秋天,這里成為一片金色的世界。再過幾十年上百年,這里將是怎樣壯觀的景象呢!
在中國人的審美情趣里,黃色具有光明、華美、富麗的意義,它是輝煌的象征,是美好事物的體現(xiàn)。因此,封建帝王用黃色顯示華貴與權威;佛教用黃色象征神圣。黃色與紅色搭配,成為最和諧、熱烈的色彩。大洪山秋天大片的紅葉配上銀杏樹的黃色,那是多么的養(yǎng)眼!洪山寺的黃墻紅瓦同古老的銀杏樹融為一體,相互映襯,成為一道美麗的景觀。
別以為大洪山秋天無花可賞,山野花盛開的景象也不亞于春天。就拿野菊花來說,滿山遍野,一叢叢、一簇簇地長在山坡崖畔,溪澗溝垴,散發(fā)著縷縷清香。
秋天還有種值得觀賞的花叫石蒜,又叫彼岸花。它還有一個最美麗的名字叫曼珠沙華,佛經(jīng)里說它是天上開的花,見此花者,惡自去除。此花長在田野溝邊,山谷林間,開著一種十分鮮艷的花朵,或大紅色,或菊黃色,綠色的主干上,花莖通常4-6朵排成傘形,著生在頂端,花瓣倒披針形,十分引人注目。在樵河古道林中有一大片開著黃花的石蒜,在陰森森的山林中開著這種顏色的花,給人一種凄楚悲涼之感。大概那些回腸百折、有關彼岸花詩歌的凄苦之情,都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下創(chuàng)作出來的吧!
還有些花以它獨特的風姿與霜寒抗爭,不與百花爭艷,用它的美麗裝點大地。最有代表性的要算油茶花。在以糧油為綱的年代,油茶樹在大洪山多有栽培。如今,具有綠色食品和保健價值的茶油再次受到重視,油茶樹又成為“寵兒”。素有“抱子懷胎”獨特現(xiàn)象的油茶樹,在萬花凋謝,落葉飄零的季節(jié)里瀟灑而來,潔白的花朵在深秋時節(jié)掛滿枝頭,素雅淡定,用它特有的方式在寒冬里孕育生命的種子,一年中花果相會,只有油茶樹才有這種“幸福感”。
如今,從立秋到立冬長雖達90余天,卻不是賞秋的最佳時期,要想欣賞到楓葉紅,銀杏葉黃的最美時光,現(xiàn)在往往要在立冬以后十余天時間里。如果在這10天半月里遇上雨天,賞秋景的佳期大大縮短。許多攝影愛好者深感“秋美人”太不給面子了,還沒讓這些“色(攝)友”欣賞夠就跑了,只有感嘆待來年。
大洪山的秋天每年值得期待,金秋雖短暫,但留下的美好記憶一年也忘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