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管理員 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11 小時前 |
---|
簽到天數(shù): 3457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
甘霖喜降潤萬物,課標研討向未來。為了深入貫徹2022版新課標,全面了解、準確把握新課標的理念和主要變化,掀起了學課標、用課標的熱潮。3月3日-3月4日,由武漢市教育學會主辦,于武漢經(jīng)開外國語學校開展遇見未來之走進新課標——小學語文精品課例展示觀摩活動。
2月28日,學科工作室召開了觀摩活動會議,熊校長在會議中做出具體安排,對13名參與學習培訓的青年教師進行高低學段的分組,提出明確的學習要求。
22.png (463.99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2023-3-7 18:45 上傳
躬耕課堂的一線名家名師,用一堂 堂生動精彩的課程,為我們解答了學習任務、 學習活動、學習任務群、大單元教學工之間的關系,為我們呈現(xiàn)出單元主題、單元目標、單元作業(yè)、單元評價之間的聯(lián)接, 為我們演繹出以任務驅動、高階思維、項目協(xié)作、元認知觸發(fā)的一系列反應,讓“學 習”在課堂上真實發(fā)生。
20.png (488.19 KB, 下載次數(shù): 10)
下載附件
2023-3-7 18:45 上傳
名師講堂
21.png (389.61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2023-3-7 18:45 上傳
王娟老師以“大單元教學”為主題展示《紅樓春趣》這一課,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1.自主合作,探究方法、感情朗讀、初識名著;2.運用方法,課前閱讀,緊扣詞句、品讀人物;3.放手自學,實踐方法,充分朗讀,感受語言;4.自讀自悟,教師引導,朗讀表演,感受魅力;有效的實施了單元整體教學。
23.png (488.11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2023-3-7 18:45 上傳
24.png (497.53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2023-3-7 18:45 上傳
王楨老師以“學生中心課堂”為主題展示《方帽子店》這一課,立足學生的實際,為他們提供合適的學習支架,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站在學生習得過程、思維發(fā)展的角度,全面科學的設計教與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25.png (399.67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2023-3-7 18:45 上傳
肖敏老師以“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語文教學”為主題展示《“諾曼底號”遇難記》,他將試教經(jīng)歷分為三個層次:精致的一個點,順滑的一條線,立體的一個形。由點到線再到形,保證教學設計的完整性,在教學中適時調整研究的側重點,向新課標提出的要求靠攏。
26.png (457.11 KB, 下載次數(shù): 6)
下載附件
2023-3-7 18:45 上傳
宋晨芳老師以“學習任務群”為主題展示《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一課的教學過程分為四步驟:1.導向“任務群”;2.指向“大概念”;3.投向“真情境”;4.轉向“任務式”。最終達到以美悟真,以美怡情的境界。
27.png (406.14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2023-3-7 18:45 上傳
卞艷老師以“教學評一致性”為主題展示《青山處處埋忠骨》,她堅持以教促學、以學定教,以評導學為理念設計本課教學,巧妙地將教、學、評有機結合,在教學過程中達到教學評一體化。
28.png (416.82 KB, 下載次數(shù): 8)
下載附件
2023-3-7 18:45 上傳
李偉忠老師以“深度學習”為主題展示《海底世界》,設計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先從探究性任務出發(fā),通過給學生搭建支架告訴學生如何完成任務。再由實踐性任務,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最后拓展任務鞏固所學從不同方面把事物介紹清楚的方法去閱讀運用。
在語文學科工作室主持人楊寶珠老師和語文教研組長王艷華老師的帶領下,參加培訓的老師們利用午休時間集中交流討論學習心得。
培訓心得
楊寶珠老師本次學習培訓重點關注的是“如何有效實施大單元整體教學”。以王娟老師主講的《紅樓春趣》為例,她從教學設計伊始,以本單元的邏輯依據(jù)為起點,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結合單元的內容結構,確定大單元的學習任務,并以此設計出相應的學習方案。單元學習方案被王娟老師設計成一個完整的學習故事。單元教學設計是教學專業(yè)性的重要體現(xiàn),它是基于學生立場、對學生圍繞某一單元開展的完整學習過程所做的專業(yè)設計。從期望學生“學會什么”出發(fā),逆向設計“學生何以學會”的過程,為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落地指明了清晰的路徑。
王艷華老師本次培訓學習重點關注的是“新課標下的古詩教學”。以宋晨芳老師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為例,在備課之初,宋老師就確立了“古詩之美”這一主題。多種形式的誦讀感受詩歌的音韻美;結合圖片想象西湖的畫面美;和詩中人物對話,吟唱古詩,給詩配畫,體會詩歌的意境美。最終達到以美悟真,以美怡情的境界。美育在古詩詞教學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改變重知識傳授,輕審美教育的做法,珍視學生在朗讀中的獨特感受,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感知能力。
余儒老師本次培訓學習重點關注的是“語文學習任務群”。從此次精品課例的呈現(xiàn)讓我看到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在于學習任務群的落實。 比如說,上海教研員李偉忠在《海底世界》的執(zhí)教過程中,從探究性任務,再到實踐性任務,最后到拓展性任務,層層推進,逐步落實。由此可見,學習活動的充分展開,是要設置有可操作性的活動步驟,要對每個活動步驟中的學習行為,提出具體的行為要求或行為指令,讓學生把事一步一步“做”扎實,完整而充分地經(jīng)歷學習活動,通過具體可視的作品及表現(xiàn)來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
余夢婷老師本次學習培訓重點關注的是“如何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比如上海教研員李偉忠執(zhí)教的《海底世界》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從教授學生借助關鍵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到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課文是如何寫清楚,再到實踐性任務嘗試把事物介紹清楚,最后到閱讀課外《恐龍》一文,鞏固訓練。做到了學有應用,學有實踐,實現(xiàn)從課內知識到課外知識的能力遷移。
汪紫薇老師本次學習培訓重點關注的是“學習任務群視域之下的情境創(chuàng)設”。例如:由王楨老師執(zhí)教的《方帽子店》一課,根據(jù)教學目標“說課文中意想不到的部分,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王老師通過完成大任務“借助表格梳理故事情節(jié),并完成現(xiàn)場報道”的情境設置,展開了對文本的學習。學生化身為身處方帽子店現(xiàn)場的記者實時播報,在具體的情境中閱讀和交流。在任務情境的驅動下,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鍛煉和發(fā)展,最終達成復述目標。本次學習,不僅幫助她更好地明確了“學習任務群”的定位和功能,同時也激發(fā)了她對課標進一步學習的熱情。
胡靜老師本次學習培訓重點關注的是“單元整體教學背景下語文要素的落實”。以王楨老師執(zhí)教的《方帽子店》一課的教學為例,王老師明確把握單元的整體,落實語文要素讓學生習得復述方法。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語文要素關于復述的整體要求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復述故事。根據(jù)提示,展開想象,嘗試編童話故事?!蓖趵蠋煵粌H結合課文特點完成了復述訓練要求,而且在建立課文目標聯(lián)系的同時,注意到彼此之間的互相呼應,逐層推進,以實現(xiàn)學生復述效率的最大化,也是本單元語文要素的落腳點。
彭琬迪老師本次培訓學習重點關注的是“教學評一體化”。在卞艷老師主講的五年級《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課中,她真正做到了教學評一致,教師教的、學生學的、師生評的都指向了學習目標——學生通過人物語言、神態(tài)等描寫能感受到毛主席的艱難抉擇并且自身有新的體會和收獲,可謂是“學有所得”。 同時,對于評價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她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課堂上對于學生的發(fā)言,不光是老師評,還要大家一起評,不光是同學評,還要學生自己評自己。評價的意義在于促進教與學,也就是“促進學習的評價”才是有意義的評價。
虞俐老師本次培訓學習重點關注的是“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本次精品課觀摩中王娟老師主講的《紅樓春趣》和王禎老師主講的《方帽子店》對“小組合作學習”環(huán)節(jié)組織的非常棒。她們在設置“小組合作學習”時,首先會明確“合作學習”要求。如:時間長短、分工合作、討論注意事項等。接著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有自己的想法后再進行小組討論。并且在討論的過程中,有明確的組長、記錄人、監(jiān)督員和分享員。在這樣的有組織有紀律的秩序下,學生能夠各抒己見之后再互相補充。最后形成一個任務單,在匯的報呈現(xiàn)中,也可以有清晰的思路,多角度的想法。
趙姍姍老師本次培訓學習重點關注的是“提供閱讀支架,助力過程指導”。最讓她印象深刻的是三年級王楨老師的《方帽子店》,首先,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教師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小小播報員”,讓學生有興趣參與處于其最近發(fā)展區(qū)中的問題。其次,在梳理故事情節(jié),完成“自述故事內容的”學習目標時,該教師采用表格的方式,引導學生抓重點、有順序、不遺漏,從而讓學生能夠完整、簡潔明了地用自己的話把故事講明白。最后,在方帽子報道活動展示的環(huán)節(jié),在王楨老師的指導下,該班學生從用自己的話講出故事,學生自己加入動作、表情等方式讓活動變得有趣,啟發(fā)學生有思維的碰撞,真正做到入情入境,感悟道理。
唐靜茹老師本次培訓學習重點關注的是“挑戰(zhàn)性任務促進學生深度學習”。以李偉忠老師執(zhí)教的《海底世界》為例,李偉忠老師在第二課時教學中,用三個挑戰(zhàn)性任務單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從探究性任務(發(fā)現(xiàn)寫清楚竅門)出發(fā),通過給學生搭建支架告訴學生如何完成任務。實踐性任務(嘗試把事物寫清楚),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最后拓展任務(介紹事物方法)鞏固所學從不同方面把事物介紹清楚的方法去閱讀運用。在教學設計中落實了單元語文要素、培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搭建合適的學習支架、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
聶貝貝老師本次培訓學習重點關注的是“緊扣單元主題,設計課堂教學”。 王娟老師在執(zhí)教《紅樓春趣》時,以單元導語導入新課,回顧前幾篇課文,再次點明本單元主題——走進中國古典名著;卞艷老師在《青山處處埋忠骨》這一課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分析課文一系列的細節(jié)描寫,體悟毛主席的責任與擔當,契合并且突出了單元主題。 也就是說,“單元導語”起著非常好的導向的作用,它不僅引導著學生學習的方向,也指導著教師教學的方向,有助于我們教師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去關注課文。
魏妮紅老師本次培訓學習重點關注的是“如何運用學習任務群促進深度學習”。 以宋晨芳老師主講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為例,她以古詩本身為基礎,首先,拓展了“荷花”相關的詩句,以及荷花相關的知識,讓學生對現(xiàn)實中荷花的特點,以及各類詩人筆下的荷花都有了一個清晰地認識,為下面古詩的學習奠定了文化素養(yǎng)基礎,其次,她將同類的“送別詩”進行展示學習,既加深了學生對原本古詩情感態(tài)度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生的語文素材的積累,最后,她引導學生學習楊萬里的另一首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其一,將同一個作者,對同一個事物的描寫,進行了對比學習,利于同學將課堂所學及時地進行鞏固運用,促進了對方式、方法的把握。
張娜老師本次培訓學習重點關注的是“準備好課前展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王楨老師的《方帽子店》為例,因為一整堂課需要以小記者的身份來報道,所以在課前展示中,王老師就當時培訓的場景讓孩子們先進行了現(xiàn)場播報,剛開始孩子們都不知道如何來報道,通過王老師的課前引導,孩子們初步了解了報道的知識,然后進入課堂,借助表格,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由孩子們用自己的話來進行報道,說出了文章的內容,在報道中進行了互評,孩子們從簡單的報道到加上動作的報道,讓整堂課都生動起來了,相信孩子們也通過報道學到了本課的重要知識。
29.png (541.72 KB, 下載次數(shù): 7)
下載附件
2023-3-7 18:45 上傳
教育在前行,任重而道遠。本次觀摩活動為我們提供了深入交流的平臺,大家明確了課程標準內容,共享了教育活動實施建議,促進語文教育教學質量實現(xiàn)高品質發(fā)展。今后我們將在新課標的起跑線上,奮力前行,一起向未來。
來源:東關學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