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png (530.99 KB, 下載次數(shù): 263)
下載附件
2022-4-12 11:14 上傳
作者:王玉玲
門前一條小河,小河里清澈見底的水,水底圓溜溜的石籽上,披著寶石綠的外衣,那綠外衣隨著河水的流動,似在風里飄逸。深一些的小水潭里,魚兒挺著白肚皮在水里翻來翻去,小蝦伸著爪牙在水草里尋找食物。一年四季,小河冬季輕輕流淌,夏季波濤洶涌,小河邊的人家,每天都在享受著小河自然流暢的歡快音樂。
小河邊,幾棵高大得仰頭掉帽子才看到樹頂端的大柳樹,我試了一下, 樹干根本不讓我擁它入懷,因為我懷抱在它們面前太小。樹的枝頭上,鳥兒不知道從什么地方 銜 來的枯樹,在樹叉之間搭建的一個個鳥巢,鳥兒將頭伸在巢的洞口,嘰嘰喳喳地叫著,似是唱歌,似是在與伴侶說話,似是對每一位經(jīng)過的路人打招呼,似是在與柳樹下小河的流水聲合湊,它們無憂無慮地享受著柳樹在風的作用下,那輕輕搖拽秋千般的蕩漾和俠意,它們在人類眼里簡陋的“家”里生兒育女。
柳樹旁,竹籬巴圍著的一塊塊綠油油的菜園子,不規(guī)則的一塊塊黑土地里,勤勞的農(nóng)家人種有泡泡青,蘿卜、白菜、蒜苗、香菜、芹菜、波菜,三月里的油菜花已在吐露芬芳,菜園已是一派春色。
菜園邊有一排整齊的桂花樹,經(jīng)歷了冬天的寒冷依然蔥綠,傘一樣地站在平坦的水泥稻場邊,大棚里停著面包型的紅色電動代步車,稻場后邊就是老桂家的五間紅磚紅瓦的家了。
老桂,叫桂景國,是在這幾棵大柳樹下長大的頂天立地的農(nóng)家漢子,在這個村里,他從農(nóng)民,到生產(chǎn)隊長,到村主要干部,一直陪伴著生養(yǎng)他的這片土地,他不無遺憾地說:“我曾經(jīng)也想過走出鄉(xiāng)村,走出大山,但卻離不開這片美麗肥沃的土地,都去外面打工,鄉(xiāng)村里的田誰來種,誰來守護,山上的櫟樹松樹柏樹的資源就浪費掉了!”
是的,看看他屋后的竹林,畢直的竹子,密密地站立在山邊,竹林里的純野生蜜蜂籠,蜜蜂在竹林里飛來飛去,飛到油菜花上,飛到粉色的桃花上,飛到白色的李花上......。竹林上面的板栗樹、櫟樹、松樹、柏樹,夏季蒼翠欲滴,秋季色彩斑斕。這樣的美麗的景色,老桂怎么忍心離開,他的紅磚瓦房,似在竹林里,似在菜園里,似在柳林中,怎么一個美字了得,難怪老桂在這里私守終生。
更為重要的是他曾經(jīng)是一名鄉(xiāng)村干部,他將人行小路,修成一米寬的土路,這路坯后來變成了水泥路,“修路架橋,那怕是一座簡單的小橋,起碼鄉(xiāng)親們冬天過河,不會將腳凍得通紅!”老桂深情地說。
村里的每一步發(fā)展,都有著他 的心血,“我不愿意讓村民一直窮,讓鄉(xiāng)村一直閉塞,我要鄉(xiāng)村變成城里人有的,鄉(xiāng)村人也要有!”老桂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現(xiàn)在老桂老了,孩子們都去了城里,但他不愿意離開這片灑下他汗水的土地,“退下來之后,我種點菜園,種點香菇,每年喂兩頭肥豬,到年底一頭豬就有400多斤,賣一頭,還有一頭和別人分半邊,這些錢足我們老兩口一年的油鹽錢,在鄉(xiāng)里,也沒什么開支,菜是自己種的,豬肉是自己養(yǎng)的,雞蛋是自己生的.....,油是自己種菜籽、芝麻炸的,其實買點鹽我們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了?!崩瞎鹑鐢?shù)家珍,說到雞蛋是自己生的,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看看他門前去年8.12洪災被洪水沖垮了的豬圈已重新修起,豬圈內(nèi)兩頭小豬也湊熱鬧地扒在門口嗷嗷地對著來人叫著,稻場上的公雞頭頂大紅桂冠,轉動著黑豆一樣的眼珠子,披著一身桔黃色的袈沙,翹著黑色的大尾巴,黃色的尖尖嘴朝著天空不停地嗚嗚地說著它們特有的語言,嬌熬得像個公主,昂首挺胸地在稻場上踱來踱去。
您看,老桂今年過年 的年貨又開始籌備好了。
“我覺得在這里養(yǎng)老很好,空氣清新,山清水秀,吃著純農(nóng)家肥種的有機蔬菜 ,小魚小蝦在河里喂著,隨時就可以用網(wǎng)子陣?!崩瞎鹜T前的綠油油的小麥田,似看到芒種時節(jié),田里的金黃的麥浪滾滾,聞到了剛剛出鍋的新鮮小麥粉做的手搟面,鍋貼饃的清香,讓人唾誕欲滴。
屋內(nèi),干凈整齊,衛(wèi)生間,洗浴室,一應俱全,屋頂也吊上的洋氣的吊頂,走進烤火屋,一股暖氣撲面而來,爐子上的紅薯冒著白煙,吐著香氣,孩子們用小手時不時地按按,看烤熟了沒有,這些少見的烤紅薯方法是城里孩子少見的??净馉t子頂端圓圓的洞口,瓦鑵里煮著豬蹄,香氣誘得圍在烤火爐子邊的客人直流口水,旁邊的篩子里,大花菇躲在烤火爐子邊裂嘴偷笑,黃南瓜倦在角落里低頭睡覺。滿屋子隨處都有好吃的,堂屋的柜子邊,蘋果,香梨,香蕉,煙,酒,餅干,牛奶等等。“這都是孩子們買回來的,有些吃不完都快壞了!”老桂知道我的眼神里想說什么,他主動地說了我想問的話。
看著老桂身上的衣服 ,干凈體面,皮鞋呈亮,一副老干部的模樣。我在想:“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農(nóng)村人吃的穿的也很講究。”
“現(xiàn)在孩子大了,都成家了,我們老兩口秋季種點小麥,夏季種 點稻谷,再種點香菇,有點小收入,夠用就行。冬季在烤火爐子上煮點肉,下點白菜,青菜,其實就是一個農(nóng)家人的理想生活。錢多錢少,一樣一天24小時,不會比別人多一分鐘!”老桂一臉滿足。
也是呀,這樣的田園生活有一種神仙般的感覺。
城里人曬車,曬房。老桂,曬的是城里人所不可及的鄉(xiāng)村生活,
在這樣原綠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下,老桂一定會活成長壽老人。
我也好想,等我攢點錢,然后到老屋的基地上去做兩間瓦房,前面是田園、菜園、堰塘,后面是群山、樹林,白天聽鳥唱歌,晚上聽蛙湊鳴,那是一種怎么樣的美妙生活!
就是不知道,老屋還接不接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