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普通會員 TA的每日心情 | 開心 2021-3-25 16:41 |
---|
簽到天數: 6 天 [LV.2]偶爾看看I
|
導語:
今年9月23日(農歷秋分)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設為"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湖北首屆農民豐收節(jié)"主會場設在隨州炎帝神農風景區(qū)。蔡秀詞、周龍榮應邀為豐收節(jié)作"豐收頌"。屆時,現場有300名小學生齊誦了部分章節(jié)?,F在全文誦讀與眾親共賞!
頌.jpg (126.04 KB, 下載次數: 63)
下載附件
2018-9-25 14:52 上傳
歲在戊戌,中秋既望。姜水之濱,烈山之陽。炎帝殿前果珍李柰,神農腳下谷熟稻香。此地萬方樂奏,鐘鼓鏗鏘;又有火樹銀花,歌舞飛揚。其樂如茲,此樂何為:炎黃赤子尋根地,神農故里豐收場。
頌1.jpg (197.93 KB, 下載次數: 74)
下載附件
2018-9-25 14:53 上傳
五千年農耕歷史,溯源炎帝神農;九萬里山川河岳,從此稻菽飄香。遠古初始,蒙昧未竟,吾祖神農,率眾拓荒。遍植五谷,教民農桑;耒耜而作,導以稼穡;不違時序,歷法度量;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巍巍乎八德高峙,啟蒙發(fā)覆,千重沃野自此五谷豐登;浩浩乎千載功業(yè),震古鑠今,萬戶黎民方能百業(yè)興旺。
頌2.jpg (353.14 KB, 下載次數: 71)
下載附件
2018-9-25 14:52 上傳
回首往昔,五千載風雪冰霜;環(huán)顧今朝,四十年改革開放。走進新時代,推開新視窗。鄉(xiāng)村振興,惠及萬方。脫貧紓困,共奔小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形成共識,藍天朗日造福今日明日乃全民熱望。懲惡除霸,強化鄉(xiāng)村治理;民德歸厚,倡導文明風尚。
頌3.jpg (175.33 KB, 下載次數: 82)
下載附件
2018-9-25 14:52 上傳
荊楚乃神農故里,江漢為魚米之鄉(xiāng)。湖廣熟,天下足;農牧富,綏萬邦。遙望楚天千般色,喜看稻熟萬重浪。草際牛羊成群,枝頭瓜果芬芳;湖面群鱗競躍,田間豆黍金黃。泛水蓮荷隨處滿,舞風粱稷霎時狂。收割脫粒一體化,機械手作兩無妨。家家喜笑盈室,戶戶谷物滿倉。養(yǎng)禽養(yǎng)畜,為醴為釀。湖北兒女,人人胸懷夢想;荊楚大地,處處豐收景象。
青山著意,我們把神農傳唱;長江有情,今天將幸福傳揚。此番瞻拜,敬獻心香。祈望吾祖,佑我家邦:雨順風調,國泰民康。
頌4.jpg (96.81 KB, 下載次數: 71)
下載附件
2018-9-25 14:52 上傳
聲動編輯部推薦:
【賞析】《豐收頌》是作家蔡秀詞先生的一篇新作。之所以新,一曰新在成文日期。自2018年起,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國家將每年農歷的秋分定為“中國農民豐收節(jié)”。9月23日是戊戌年秋分,也是首個“豐收節(jié)”,此文為此而作;二曰新在文體。蔡先生多寫時文,而此文卻以舊體“賦”的形式呈現,駢四儷六,字字珠璣,對仗工整,結構嚴謹。既有大開大闔之宏偉氣象,又有清風婉約之秀麗景色。全篇可分為四個部分:首段開門見山寫豐收之景、歡慶之像,自然破題;二段追溯華夏農耕歷史。古人云“民以食為天”、“國以民為本”,“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于14億人口泱泱大國而言,吃飽穿暖乃頭等大事,自然無不期盼豐收;三、四段撫今追昔,從隨州推及湖北,以小見大,描繪了新時期“三農”興、百業(yè)旺的美好景象;最后一段歸納全文,放眼全國,歌頌豐收,表達祈愿。全篇圍繞“豐收”之景,極言“頌”之情。全文僅五百五十余字,情感濃烈,語句精煉,辭藻華麗,引經據典,化用佳句,鋪陳自然。雖為“賦”體,但不迂腐、不造作,確實是一篇讀來令人耳目一新、齒頰留香的好文章。
傾聽音頻,怦然心動。五分多鐘,平實的訴說中包含深情。懺悔的星星老師聲音淳樸醇厚,辨識度高,誦讀此文不僅體現了他扎實的功底,更體現了他對文章結構和情感的把握。星星老師的誦讀讓文字躍然紙上,一幅幅鮮活飽滿的形象立體呈現出來,聽眾仿佛看見一行行文字就呈現在眼前。
配樂選取了中國民樂合奏曲,嗩吶聲聲、鑼鼓喧天,人們的腦海里不由浮現出喜慶的、大紅與金黃交相輝映的豐收場景,凸顯了《豐收頌》的主題,為作品更增亮色。
總體說來,《豐收頌》這篇作品立意高、三觀正、誦讀佳,值得傳誦欣賞。
——健哥
頌5.png (944.43 KB, 下載次數: 69)
下載附件
2018-9-25 14:53 上傳
頌6.png (116.33 KB, 下載次數: 72)
下載附件
2018-9-25 14:53 上傳
頌7.png (58.8 KB, 下載次數: 68)
下載附件
2018-9-25 14:53 上傳
|
|